-
美國通過法規!削減一次性塑料包裝6月6日,喬·拜登總統的政府宣布了一項新舉措,在政府采購中強調一次性塑料的替代品,這是第一個針對塑料垃圾的主要聯邦合同法規。該規定將于2024年7月8日生效。 根據美國總務管理局(GSA)6月6日確定了聯邦供應計劃的一次性塑料包裝規則,在聯邦政府采購系統中沒有任何一次性塑料包裝的產品將很快被標上圖標。該圖標旨在鼓勵聯邦機構在購買決策中考慮這一點,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法規稱,這“將減少政府的廢物產生,并通過減少不必要的包裝,潛在地節省行業合作伙伴的資金”。 拜登政府正在吹捧一項新規定,作為減少廢物產生的一種手段,但環保倡導者頗為失望,他們說,政府浪費了取締一次性塑料的機會。 GSA是世界上最大的機構采購者之一,這使得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為聯邦政府提供集中采購和共享服務,管理近3.7億平方英尺的全國房地產投資組合,監管約1000億美元的年度合同,并提供服務于數十個聯邦機構數百萬人的技術服務。來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R-11) 2024-06-11 【節能環保】
-
臺灣省將推出25%再生料優惠政策,刺激企業采用可回收設計日前,中國臺灣省資源循環署正在制訂關于塑料容器產品符合3S1R者“綠色費率”優惠法規。該法規制訂的目標是通過經濟刺激,為減少原生塑料的使用,促進地區行業向循環經濟轉型。 該法規的主要內容是,符合“3S1R“的產品廠商,可享受原費率折扣優惠。 3S分別代表單一材料、單一顏色、小標簽,對應純料、原色、減標簽的綠色設計三要素;IR代表再生材料,對應使用再生料且達25%。 若一個產品類別同時符合“3S1R“的所有條件,最高可享受原費率7折優惠。 本次推出的綠色費率優惠, 對于應回收的塑料容器(PET、PP、PE等),循環利用時自愿性使用再生料不低于25%,則給予回收清除處理費征收費率最高85折的優惠,推動企業從源頭設計即導入資源循環概念。 目前臺灣省應回收塑料容器類產品每公斤清除處理費約7至10元,若打7折約降至每公斤5至7元。 實施此政策之后,預計再生料于2025年使用量可以每年增加2.4萬噸。 臺灣省環保部門去年就發布了“非填充食品再生塑料商品促進工作要點”,鼓勵企業使用再生料。本次正在制訂的新法規,具體內容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制訂,下半年開始實施。來源:廢塑料新觀察 (R-11) 2024-06-07 【節能環保】
-
Floreon獲得23億元用于PLA改性:更硬,阻燃,可堆肥6月3日,英國的技術和可持續材料加速器過程創新中心(CPI)宣布向謝菲爾德大學的衍生技術生物塑料開發商Floreon投資2.5億英鎊(23.18億元)。當前,CPI已向Floreon投資了50萬英鎊。 Floreon生產一種基于聚乳酸(PLA)的特殊配方化合物,含有70%至90%的可再生植物原材料,包括玉米和甘蔗。該公司表示,這種材料比傳統的PLA更硬,在加工過程中可以顯著節省能源。 Floreon還開發了一種阻燃的石油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替代品。其無鹵生物塑料是世界上第一種獲得UL94V-0可燃性認證的生物塑料,為電氣產品提供了安全和可持續的選擇。它來源于植物,適合進行化學和機械回收。 據Floreon官網介紹,Floreon是一種先進的生物塑料,由玉米和甘蔗等農作物制成,為石油基塑料提供了一種可再生的替代品。Floreon的碳排放量比ABS、PC或HIPS等傳統塑料低7倍。 Floreon還提供可堆肥級,可回收,可安全接觸食物。其化合物可以在現有的制造設備中注射成型,適用于建筑、醫療、化妝品、汽車、電氣、玩具、食品和飲料以及3D打印應用。阻燃級別耐用級別可堆肥級別 CPI的投資將使這家生物塑料制造商能夠擴大其技術規模。 CPI Enterprises董事總經理Hannah Wade表示:“這家獨特的公司一直在努力為一個仍然嚴重依賴化石燃料生產日常用品的行業開發革命性的解決方案。”她總結道:“Floreon雄心勃勃的目標是通過使用可持續材料生產高質量塑料來改變塑料行業的格局,這一目標無疑吸引了我們的眼球……我很高興CPI能夠通過與該公司合作擴大新技術,加速塑料行業的變革,來擴大我們與Floreon的工作關系。”來源: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 (R-11) 2024-06-06 【節能環保】
-
科思創,新投資一家塑料回收公司,2萬噸/年6月3日,科思創表示已斥資數百萬歐元入股塑料回收企業BioBTX,計劃在荷蘭建設全球首個采用BioBTX ICCP技術的化學回收塑料示范工廠。該工廠設計年產能2萬噸/年,計劃于2027年初投運。 世界上第一個BioBTX ICCP 技術創新示范工廠 據悉,BioBTX ICCP技術可從不同來源的有機和混合塑料廢料中回收可再生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并用于循環應用。 通過作為 BioBTX 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科思創正在荷蘭建設世界上第一個BioBTX ICCP 技術創新示范工廠。該技術使得從有機和混合塑料廢物中生產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學品成為可能。這些芳烴是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用于塑料生產等。 科思創正在投資數百萬歐元的中個位數,以擴大荷蘭的規模除科思創外,金融投資者 Invest-NL 和Infinity Recycling b參與了該項目。一旦投入運營,示范工廠每年將轉化 20 噸混合塑料廢物。繼過去幾年該技術的成功升級之后,示范工廠是該技術在工業規模上實施的關鍵中間步。 科思創首席技術官托爾斯滕·德雷爾(Thorsten Dreier) 表示:“我們的愿景是完全符合循環經濟和氣候中和,我們正在尋求所有創新解決方案,讓我們更接近這一目標。”“化學回收可以為閉環做出重大貢獻,而 BioBTXICCP 技術是利用廢物回收生產中使用的原材料的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與其他回收技術不同,該技術還使來自不同來源材料的混合廢物適合該過程。圖源:科思創 BioBTX簡介 BioBTX是荷蘭一家循環回收企業,公司主要通過自研的ICCP技術,生產化學品和芳烴。上述正在建設的是其首個商業化工廠,目前該項目已獲得包括科思創在內超8000萬歐元的融資。 公開信息顯示,科思創與BioBTX合作時長已超4年,雙方還簽署有兩個共同開發協議,涉及科思創產品回收的進一步研發以及產品數字化生產等。此外雙方還共同參與了由歐盟資助的Circular Foam 熱解回收硬質聚氨酯泡沫項。來源:廢塑料新觀察 (R-11) 2024-06-05 【節能環保】
-
研究人員發現:真菌降解為聚氨酯回收帶來希望塑料通常耐微生物分解,因此廢塑料在環境中存留多年的可能性很高。然而,一些真菌在分解塑料方面表現出了潛力,德國萊布尼茲淡水生態與內陸漁業研究所和波茨坦大學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能夠降解塑料(包括聚氨酯)的真菌菌株。 他們篩選了18種不同的水生真菌菌株,以評估它們對聚氨酯、聚乙烯和輪胎橡膠的活性。他們量化了封閉生物降解系統中氧氣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產生,塑料是唯一的碳源。 先前的研究表明,要使真菌附著和定植在塑料上,需要進行預處理,并且需要糖來啟動該過程。然而,他們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他們還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發現了真菌形態的變化,幾種菌株在定植聚氨酯并利用聚氨酯進行細胞生長時,細胞壁發生了變形。 特別是四種菌株——鐮刀菌、青霉菌、灰葡萄孢菌EN41和木霉菌——表現出特別高的降解聚氨酯、聚乙烯和橡膠的潛力。特別是,當真菌在聚氨酯上生長時,系統中90%以上的氧氣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就被消耗掉,同時產生300-500ppm的二氧化碳。 該團隊表示,根據塑料的類型,一些真菌菌株具有很高的生物修復潛力,因為它們能夠有效降解聚合物。在測試的聚合物中,聚氨酯最容易降解,因此真菌降解可能是大規模回收的合適方法來源:PUWORLD獨家發布 (R-11) 2024-06-03 【節能環保】
-
人均年產190公斤的包裝廢棄物!歐盟包裝出新規2024年4月24日,歐洲議會通過了新措施,使歐盟的包裝更具可持續性,并減少包裝浪費。 該條例以476票贊成,129票反對,24票棄權獲得通過,旨在解決不斷增長的廢物問題,協調內部市場規則,促進循環經濟。但該協議需要得到安理會的正式批準,然后才能生效。圖片來源:europarl.europa.eu歐盟減少、再利用和回收包裝的新規則 1減少包裝并限制某些一次性塑料包裝 與理事會臨時商定的規則包括包裝減少目標(到2030年減少5%,到2035年減少10%,到2040年減少15%),并要求歐盟國家減少,特別是塑料包裝廢物的數量。為減少不必要的包裝,集團包裝、運輸包裝和電子商務包裝的最大空置率為50%;制造商和進口商還必須確保將包裝的重量和體積降到最低。自 2030 年 1 月 1 日起,某些一次性塑料包裝將被禁止,例如未加工新鮮水果和蔬菜的包裝,咖啡館和餐館使用的食品和飲料包裝,獨立分量的包裝(如調味品、醬汁、奶精、糖),住宿用洗漱用品的微型包裝和非常輕的塑料手提袋(低于 15 微米)。為了防止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該文本包括禁止在食品接觸包裝中使用超過一定閾值的所謂“永久化學品”(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或PFAS)。 2鼓勵消費者選擇重復使用和補充 針對酒精和非酒精飲料包裝(例如牛奶、葡萄酒、芳香葡萄酒和烈酒除外)、運輸和銷售包裝以及分組包裝,預計將制定具體的2030年再利用目標。成員國可以在某些條件下給予五年的豁免。飲料和外賣食品的最終分銷商必須為消費者供自帶容器的選擇。到2030年,他們還將努力為10%的產品提供可重復使用的包裝。在一份相關公告中,Oceana呼吁飲料生產商改用可重復使用的包裝。 3可回收包裝,更好的廢棄物收集和回收 根據新規定,所有包裝(輕質木材、軟木、紡織品、橡膠、陶瓷、瓷器和蠟除外)必須符合嚴格的標準,可回收利用。措施還包括塑料包裝的最低回收含量目標和按包裝廢物重量計算的最低回收目標。到 2029 年,90% 的一次性塑料和金屬飲料容器(不超過 3 升)將不得不單獨收集(通過押金返還系統或其他確保達到收集目標的解決方案)。“在環境法中,歐盟首次設定了減少包裝的目標,而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材料,”報告員fracimacrique Ries (Renew, BE)說。“新規定鼓勵創新,并包括對微型企業的豁免。禁止在食品包裝中使用永久化學物質是歐洲消費者健康的一大勝利。我們現在呼吁所有工業部門、歐盟國家和消費者在反對過度包裝的斗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2024-05-31 【節能環保】
-
奈斯特、丸紅、力森諾科合作生產基于廢塑料的可再生烯烴及產品全球領先的可再生柴油生產商——芬蘭納斯特 Neste Oyj(NTOIY)已與日本進出口綜合貿易公司丸紅(Marubeni)株式會社以及日本石化公司力森諾科(Resnonac)株式會社簽訂合作協議,以生產可再生烯烴及其衍生物。 奈斯特提供可再生Neste RE?,這是力森科諾生產烯烴和衍生物的原材料;力森科諾在日本大分工廠生產可再生烯烴及其衍生物,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丸紅負責協調從奈斯特到力森科諾的物流和供應鏈。力森諾科株式會社在日本大分的工廠 圖片來源:力森諾科株式會社納斯特公司可再生原材料Neste RE? 此次合作以納斯特提供的可再生原材料Neste RE?為核心,Neste RE?是一種碳來源完全不同的產品:由可再生和回收材料制成的,不使用化石資源,而是使用生物基材料,如廢物和脂肪殘渣。Neste RE?不僅通過其沉重的碳足跡減少了對化石資源的需求,而且還增加了塑料廢物的價值,有助于保持材料的循環。 基于Neste RE?生產的塑料與由常規原料制成的塑料具有相同的質量,且由Neste RE?制造的塑料的可回收性也保持不變。Neste RE?用于蒸汽裂解裝置,由純碳氫化合物組成,取代了化學品價值鏈中的石腦油等傳統化石原料。 Neste RE?的獨立審查生命周期評估 (LCA) 表明其存在以下優勢: 替代化石原料,使用可再生的Neste RE?可減少85%溫室氣體 (GHG) 排放量 與化石原料生產和廢塑料焚燒相比,使用回收的Neste RE?可減少35%的排放 納斯特可再生產品商業高級副總裁強調了此次合作的重要性:“在塑料生產中替代化石資源是一項重大的行業挑戰。可持續發展轉型需要堅定的領跑者,與丸紅和力森科諾的合作體現了我們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生產公司和運輸公司 丸紅能源與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首席執行官表達了對這一合作的熱情:“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建立可再生原料和傳統材料的貿易流,為石化行業的碳中和做出貢獻。”丸紅公司在本次合作中會啟動一個項目,以建立可再生化學品的價值鏈。 力森科諾烯烴和衍生物業務部總經理也表示,該公司的大分綜合生產化工廠已通過ISCC Plus認證。“大分化工廠將繼續通過應用基于ISCC系統的質量平衡方法,為市場提供可再生烯烴和衍生產品。” 2024-05-30 【節能環保】
-
投資6000萬,Alpla非洲建設PET回收工廠近日,ALPLA集團和Re-Purpose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推進可持續包裝解決方案,加強ALPLA在非洲的第一個PET回收設施原料價值鏈。 ALPLA正在南非投資6000萬歐元,建設一個先進的回收工廠。占地9萬平方米的工廠建設進展順利。從2025年初開始,該工廠預計每年將生產超過35,000噸的再生PET (rPET)。 總部位于德班的Re-Purpose是消費后廢塑料逆向物流的市場領導者之一,通過以來源為導向的收集計劃。Re-Purpose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周圍有四個材料回收設施,Re-Purpose正在發展和授權當地社區和回購中心收集和轉移大量廢塑料。這種模式還為以前處于弱勢地位的人創造了數百個就業機會和收入。 2024-05-29 【節能環保】
-
58個區域海洋垃圾檢測:廢塑料占比高達 89.8%2023海洋廢塑料占比概況 今年5月中旬,我國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對全國58個近岸區域開展海洋垃圾檢測,海洋廢塑料分別占到漂浮垃圾的89.8%、海灘垃圾的79.1%、海底垃圾的75.4%,再次證實廢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海洋廢塑料治理、循環利用、可追溯的標準化刻不容緩。來源:《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報告》2024.5 根據“報告”顯示,海面漂浮垃圾表層水體拖網監測的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3719個/平方千米,平均密度為16.9千克/平方千米;塑料類垃圾主要為泡沫、塑料繩、塑料袋、漁網、塑料瓶、塑料碎片、包裝類塑料制品等。 海灘垃圾平均個數為46311個/平方千米,平均密度為387千克/平方千米;塑料類垃圾主要為香煙過濾嘴、泡沫、塑料碎片、瓶蓋、包裝類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瓶等。 海底垃圾平均個數為1201個/平方千米,平均密度為50.3千克/平方千米;塑料類垃圾主要為塑料繩、包裝袋、塑料薄膜等。海洋廢塑料具體分布情況 從“報告”可以看出,沿海各省海域的海洋垃圾(海洋廢塑料)分布既有相似性也有差異性。海上目測的漂浮垃圾和拖網監測的漂浮垃圾,沿海各省海域分布量較為相近,沿海一線的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區域均存在一定量的漂浮垃圾。 海灘垃圾的分布存在差異,主要集中在山東、福建、廣東、廣西沿海海岸區域,分布較多也較為密集。說明這些區域的廢塑料治理有待加強。 海底垃圾主要分布在遼寧、江浙、海南附近的渤海、東海、南海海域,總體分布量遠少于海灘垃圾,也低于漂浮垃圾。但遠海海域的海底垃圾還有待勘探和監測。2023年監測區域海洋垃圾數量分布示意圖來源:《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報告》2024.5海洋廢塑料再生及可追溯性標準 困擾“海洋塑料”循環的難點之一就是如何證明“海洋塑料”是真正的“海洋塑料”。自2022年9月,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CPRRA)就著手解決這一難題,開始制定《廢棄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第2部分:海洋塑料》(計劃編號 CSRA2022003)團體標準。 《廢棄塑料回收再生的可追溯性要第2部分:海洋塑料》規定了在塑料物理回收再生過程中對來自海洋、內水塑料的來源管理、生產、標識和銷售的監管鏈追溯要求,以及使用海洋、內水塑料進行改性塑料、塑料制品和纖維產品生產、標識和銷售的監管鏈及再生塑料含量的追溯要求。 該標準從回收來源劃分和鑒別,鼓勵涉水作業活動后及時就地回收,并對原材料來源屬性和具體回收方位進行初始來源追溯,真實準確記錄管理,更準確直接地追溯到源頭來源,明確產生海洋、內水塑料的責任主體。 2024-05-28 【節能環保】
-
安徽年產值60億的塑料產業園順利竣工5月23日,安徽阜陽界首市新馬塑料產業園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正式運行后將有力帶動區域再生塑料產業鏈延伸開發,加快再生塑料產業良性發展,促進產業管理規范、群眾脫貧致富,集中打造界首再生塑料新品牌。 項目位于安徽省界首市新馬集鎮,總建筑面積約9.8萬平方米,致力于打造集智能制造研發、電子商務、倉儲物流和智慧園區管理為一體的再生塑料初加工集聚區。 據悉,界首市新馬集鎮產業發展以塑料初加工為主,因塑料產業發展衍生出的小散亂、分揀點眾多,很難進行統一管理,造成廢舊塑料亂堆放,有毒污水隨處排等現象,嚴重制約了城市發展步伐。 作為安徽省融入長三角及界首市新產業、新工業的典型代表,項目投產后將形成年產200萬噸塑料顆粒、60萬噸PET瓶片及50萬噸塑料制品產品能力,預計可實現年產值60億元,帶動超6000人就業,對著力打造富有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板,推動界首建設“工業強市”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阜陽界首高新區著力推進綠色園區建設,培育了再生金屬、再生塑料兩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專業園區和重要的再生塑料集散地,先后獲得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綠色園區等16項國家級榮譽,走出了一條開發“城市礦產”、實現綠色崛起的發展新路子。 2024-05-27 【節能環保】
-
廢塑料化學循環:7.34 億噸背后的 6800 億元產值科學技術即是生產力,當行業還在熱衷于物理循環利用領域,新的“市場藍海”悄然而至。過去的四月份,隨著《廢塑料化學循環綜合性研究報告》的發布(以下簡稱“報告),“化學循環”關鍵詞再度被熱議。那么廢塑料化學循環的市場空間在哪里,效益如何,該如何抓住“風口””。 廢塑料化學循環市場前景 《廢塑料化學循環綜合性研究報告》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發布,旨在為國家廢塑料治理和循環利用方面提供策略參考。 先來看一組國內數據:2023年,我國廢塑料約4300萬噸被焚燒或填埋,實際上其中50%能夠實現化學循環,相當于開發一個超過6000萬噸的油田,然而卻未得到利用。我國現還有10億噸的存量塑料垃圾,如果利用化學循環,相當于低成本開發超大規模的“城市油田”。 報告預計,到2035年,中國塑料制品年產量將達到1.55億噸,如果其中化學循環利用率達到30%,相當于再造兩座大慶油田,產值將超過1600億元。 再來看一組全球數據:預計到2035年,全球塑料產量將達到7.34億噸,通過化學循環,將全球廢塑料回收利用率由目前的9%提高到30%,每年將新增循環再生塑料1.5億噸,產值將超過6800億元。 化學循環生命周期效益分析 廢塑料化學循環是指以廢塑料為原料,采用化學方法將廢塑料轉化為一定比例的塑料單體以及副產其他化學組分,并進一步生產塑料及其他化工產品的過程。化學循環技術主要采取裂解法、解聚法、氣化法為主的主流技術工藝,技術已發展成熟。 化學循環技術針對塑料產量46%左右的軟包裝類、膜袋類等低值廢塑料具有較高的回收利用效益。而目前,我國對軟包裝類、膜袋類等低值廢塑料的處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燒。 1經濟效益評價 根據“報告”估算,在當前化學循環主流工藝技術水平下,1噸廢塑料,其合成樹脂的平均產率約為42%,芳烴、烷烴類平均產率約為17%,汽柴油平均產率約為10%,重質燃料油平均產率約為6%。按合成樹脂均價7500元/噸、芳烴均價6000元/噸、烷烴均價2500元/噸、汽柴油均價5500元/噸、重質燃料油均價3900元/噸的階段性平均出廠價測算,1噸廢塑料化學循環產品產值約為4550元/噸。綜合成本和收益,廢塑料化學循環簡單綜合效益約為850元/噸,加上政府補貼約為950元/噸。 2資源效益評價 “報告”指出,按照原油到餾分油的提煉比例60%-70%測算,1噸廢塑料相當于節約0.9噸-1.0噸石油資源,同時還會副產0.033噸燃料氣,可替代0.22噸石油資源。綜合計算,1噸廢塑料化學循環相當于節約1.12噸-1.22噸石油資源,實現碳減排比例為22%。 針對軟包裝類、膜袋類等低值廢塑料的化學循環利用,與焚燒利用方式和填埋處理方式比較,無論從經濟效益、資源節約效益、碳減排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下表所示),這必將是接下來我國會大力推進的廢塑料循環利用方式。化學循環/焚燒利用/填埋處置三種方式效益比較來源:《廢塑料化學循環綜合性研究報告》2024.4化學循環產業化推進趨勢預判 “報告”預測,化學循環的產業化發展將分為培育期、發展期、成熟期,并做出了具體的時間劃分(見下圖所示),對每階段國家在化學循環產業的引導、支持、推進等措施做出具體判斷。圖:廢塑料化學循環推進路線圖來源:《廢塑料化學循環綜合性研究報告》2024.4 1培育期措施 出臺相關政策和行業發展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和支持化學循環產業發展。將選擇行業領軍企業開展示范項目,選擇試點城市構建與化學循環相適應的回收體系,對試點企業和示范項目,給與補貼、財稅、用地方面的政策支持,支持企業承擔國家重點科技研發項目。 2發展期措施 規范化市場和行業標準。制訂和完善廢塑料化學循環各類標準體系,明確行業原材料收集運輸、廠址選擇、項目建設、技術工藝、產品質量、三廢處理等相關標準和規范。建立溯源管理體系,鼓勵廢塑料化學循環再生料的使用。 3成熟期措施 推進化學循環產業鏈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有序推進填埋庫存廢塑料垃圾及國外廢塑料的化學循環利用。促進化學循環利用的全球化,提升我國塑料污染治理的全球貢獻。 在當前物理回收循環利用占主體的領域,不乏優秀的、先進的企業和管理者。當化學循環的“風口”來臨時,誰能把握住時機,抓住“風口”激流勇進,誰便將成為下一個行業的領航者。 2024-05-24 【節能環保】
-
化學回收“拐點”將至?陶氏的大動作!技術創新研究與咨詢機構 Lux Research 在對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和亞太地區總共 169 個化學回收公告(包括試點或示范工廠)分析表明,2024-2025 年間是化學回收-熱解的關鍵拐點,屆時可能會看到全球熱解產能達到 100 萬噸/年,這是該技術商業成熟的標志。未來3年,化學回收產能增長3倍 Lux 相關報告指出,每年公布的化學回收產能超過 600 萬噸,其中約有 200 萬噸/年的產能沒有具體的時間安排,或者預計在2026年之后啟動。這意味著未來三年產能將增加三倍,大部分增長動力來自歐盟和亞太地區。 研究人員認為,化學回收產能的預計增長對整個技術開發商來說是個好兆頭,不斷增長的風險投資趨勢也體現了這一樂觀前景。盡管有關化學回收技術(尤其是熱解技術)的地區政策仍然存在一些混雜的信號,但總體監管趨勢并非完全不利,化學回收技術的采用者或能有效運營(例如,歐盟燃料豁免回收成分歸屬的質量平衡)。陶氏簽約6.5萬噸熱解油 近日,陶氏與Freepoint Eco-Systems簽署的供應協議,將推進北美塑料循環經濟的發展。Freepoint Eco-Systems將在亞利桑那州建造的先進回收設施,預計將于2026年啟動,屆時將處理90,000噸廢物,產生65,000噸熱解油。 陶氏將使用熱解油替代其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工廠生產新塑料的傳統原料,應用范圍包括優質包裝以及醫療和藥品包裝。 陶氏一直致力于尋找替代原生塑料的方法。2022年,陶氏與Mura Technology公司合作,在德國建設了歐洲目前最大的化學回收工廠,該工廠產能約為12萬噸/年,預計將于2025年投入運營。陶氏還和寶潔公司聯手對難以回收的塑料包裝創建一種專門的溶解回收工藝,回收再生的聚乙烯將被制成寶潔產品的新包裝。 為了推進亞太地區塑料循環利用,陶氏與泰國SCGC簽署循環合作諒解備忘錄(MOU),在2030年前將200KTA的廢棄塑料轉化為可循環產品,通過機械回收和先進回收(化學回收)實現材料回收。 2024-05-23 【節能環保】
-
Green Mantra 開辟由廢塑料制備添加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加拿大GreenMantra Technologies的特種添加劑,由廢塑料制成,采用專有的分子回收技術,幫助一臺擠出機以相同的固定成本提高生產線速度,而不會影響產品質量、耐用性或性能。這一添加劑幫助伊利諾伊州的一家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制造商采用了更廣泛的回收成分,并將生產速度提高了25%,這一成功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 Timewell Drainage Products是一家專注于農業、雨水管理和住宅應用的全線排水解決方案制造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總部位于伊利諾伊州的Timewell。Timewell生產波紋塑料管、農用排水瓷磚和塑料配件,以及雨水滯留和滲透系統、管道結構和水質處理器具。Timewell將消費后(PCR)和工業后(PIR)廢物納入其雨水和農業管道中,使用 GreenMantra 的 Ceranovus PN 來改善處理。 使用GreenMantra的添加劑,Timewell可以通過計算增加生產線速度和產量所需的添加劑劑量,快速響應秋季種植后農業排水管道以及春夏項目建筑和道路施工管道的季節性需求。 Timewell的單壁波紋農業管使用40%或更多的PCR和PIR回收,而該公司的雙壁雨水管使用高達50%的回收料含量。當Timewell最初開始將使用后的材料納入其雨水產品時,出現了工藝問題,包括更高的擠出機扭矩和其他問題。 通過引入GreenMantra的Ceranovus PN可持續添加劑,能夠以相同的固定成本(包括能源成本)提高生產線速度,同時實現卓越的產品質量、耐用性和性能。基于這些積極的結果,Timewell還決定在回收HDPE農業排水管中使用Ceranovus PN添加劑。Timewell的COO表示:“我們與GreenMantra的密切關系,以及該公司成熟的增材技術,幫助我們優化了回收廢塑料管道到新產品的生產,從而滿足客戶的供應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目標。”GreenMantra的專有化學方法選擇性地縮短廢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 聚合物鏈,以生產低分子量PE或PP聚合物。圖片由GreenMantra提供。繼續推進分子循環 GreenMantra于2010年推出分子回收技術,并于2016年將其技術商業化。生產Ceranovus PN,利用廢舊聚丙烯和聚乙烯及其專有化學物質選擇性地縮短聚合鏈,生產低分子量PE或PP聚合物,質量回收率約為95%,是一種提高工藝性能的工業聚烯烴蠟。 其他公司主要專注于將塑料分解成單體來生產新塑料,但GreenMantra的主要產品是一種新的聚合物,有助于加工并降低配方成本。擠出回收材料和成型管材的理想負荷在1%到3%之間。 Ceranovus PN是作為一種特殊添加劑添加的,就像在色母粒或性能添加劑中添加一樣。這有助于減輕轉換器使用的材料的可變性。允許客戶更好地加工具有內在可變性的材料,通過添加劑的機制提高產量。作為一種加工助劑,在擠壓生產線上以及在成形零件時可以實現經濟盈利。強大的使用后廢舊材料供應鏈 為了確保使用后材料的穩定供應,GreenMantra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機械回收商供應鏈,他們了解公司的獨特需求。在購買再生塑料時,GreenMantra并不關心樹脂的物理規格,比如剛度和沖擊性能,而是關心填充物或其他聚合物的交叉污染。 GreenMantra工作人員說,這是“我們對循環的貢獻的美好之處。我們可以采用更廣泛的材料,而這些材料不是機械回收商所需要的。我們在擴大可以利用的原料和保持高產量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我們需要能夠為這個行業提供可持續性,但要以一種高效且盈利的方式。”鋪路和屋頂應用 除了擠壓管,GreenMantra添加劑還用于制造聚合物改性瀝青,用于鋪路和住宅屋頂,特別是高性能瓦板和襯底,該添加劑在保持低溫性能的同時提高了高溫穩定性。 GreenMantra添加劑還用于建筑和基礎設施應用。圖片由GreenMantra提供。 當在不同的溫度范圍內行駛時,瀝青會有兩個極端——在寒冷時易碎,在炎熱時粘稠。聚合物改性確實使行業提高了性能標準,但使用聚合物改性瀝青有其痛點。Ceranovus PN成為這些配方中的粘度調節劑,讓下游商業公司在平衡性能方面更具創造性。與此同時,能夠將更多的回收材料納入這些長壽命的應用程序中。Ceranovus PN添加劑不僅可以實現塑料的回收,因為它是由升級回收的廢塑料制成的,而且還可以將磨碎的輪胎橡膠用于鋪路和屋頂。GreenMantra也正在為建筑圍護結構和基礎設施市場開啟循環的下一步。來源:廢塑料新觀察 (R-11) 2024-05-22 【節能環保】
-
“以舊換新”掀浪潮,各地再生資源分揀中心項目紛紛上馬《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立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建成綠色分揀中心1000個以上;今年4月11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力爭全年推動全國大中城市新增標準化規范化回收站點2000個、其中供銷系統1000個,而且要建設綠色分揀中心200個。 再生資源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材料,對國家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逐步增強。近期,全國各地地紛紛建立起了再生資源行業分揀中心,并逐漸投入運營使用。 260噸/日,浙江溫州首個再生資源行業分揀中心成立 5月18日,鹿城區錦毓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正式投入運營。該中心是浙江省溫州市首個由商務部門牽頭打造的再生資源分揀中心規范化建設試點,將打造再生資源分揀綠色中心標桿。鹿城錦毓再生資源分揀中心舉行成立儀式 該分揀中心占地面積約24畝,其中廠區面積約15000平方米,日分揀能力達260噸、年產值約2億元。這里可回收并分揀的再生資源包括各種廢金屬、廢塑料、廢紙、廢橡膠、廢玻璃、廢紡織品等物品。鹿城錦毓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園區環境 “分揀中心成立后,除了不具備分揀后的再生資源深加工處理能力,我們已形成了完善的‘回收、分揀、利用’的循環產業鏈。”錦毓分揀中心相關負責人應佳洛介紹說,為具備專業化能力,中心歷時3年籌備才成立。應佳洛表示,此時成立分揀中心,也與新一輪的家電以舊換新有關。“只有具備專業化規范化的分揀能力,才能搶占這一輪風口商機。” 120噸/日,湖南首家綠色分揀中心3.0版本上新 湖南萬容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打造的3.0版智能化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一天可分選120噸再生資源,年產量達24000噸。圖片 在此之前,廢塑料瓶傳統分選流水線經歷了全部由人工篩選的1.0版本、“人工+機器”半自動篩選的2.0版本。其中,“人工+機器”半自動篩選的2.0版本日產量僅達40噸,產能低。如今,全自動化智能化分揀中心更新完全替代了人工分選,實現了再生資源智能化分揀中心3.0版本的升級換代。60噸/日廢塑料,福州(永豐)綠色數智分揀中心運營啟動 5月9日,福州新供(永豐)綠色數智分揀中心運營啟動儀式隆重舉行。該分揀中心是全國首個融合體全數智綠色分揀中心,具有“廢塑料高低值全品類分揀,專業運營與公共服務,數智與傳統低碳產業”多功能融合的特點。 作為福州市構建“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平臺+環保驛站+智能分揀中心”三級規范收運體系和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的重要節點,該分揀中心目前配備廢塑料自動化分選設備、低值可回收物分揀線以及全數字化管理平臺等軟硬件設施,集廢塑料的集散、儲存、分揀、加工、交易于一體。中心投入使用后,將滿足廢塑料等再生資源處理規模約60噸/日;首期實現年分揀處理廢塑料可達2萬噸。可有效覆蓋福州市大部分區縣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處置業務。“以舊換新”,推動全國分揀中心建設 自今年3月份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全國各地省市陸續發布行動方案,圍繞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等主要方面開展。 在回收循環利用方面,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各個省市也陸續提出一些目標。江蘇省提出到2027年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數量超18000家、綜合分揀中心數量超100個;河北省提出到2027年,全省建成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170個。 行動方案的落地,勢必要在國內掀起一股以舊換新和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的熱潮。而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綠色智能化必然是未來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4-05-21 【節能環保】
-
陶氏公司推出多項創新減碳舉措5月19日消息,全球塑料污染和碳排放問題日益凸顯,包裝行業因大量使用塑料而面臨綠色轉型的迫切需求。在這一背景下,化工巨頭陶氏公司正通過一系列富有創新的行動,積極推動包裝行業的減碳進程,從而展現了該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行業領導力。陶氏公司最新推出的REVOLOOP?再生塑料樹脂,正是其環保戰略的重要一環。該產品采用消費后回收的塑料制成,有效減少了對新塑料原料的依賴,進而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此舉不僅顯著提高了塑料的回收利用率,而且為包裝行業提供了一種更加環保的替代方案。據了解,陶氏公司還與路威酩軒集團攜手,共同開發出以生物基和廢棄塑料為原料的沙林?離子聚合物。這一創新性材料為化妝品包裝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推動了可循環再生原料在包裝行業的應用。為了進一步提升包裝的可回收性,陶氏還開發了單一材料全聚乙烯自立袋。通過簡化包裝材料組成,這種袋子更易于回收和處理,極大地促進了包裝材料的循環利用。此外,陶氏公司與長春一汽富晟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們共同推動了輕量化聚烯烴彈性體(POE)人造革在汽車行業的應用。這種新型材料相較于傳統的PVC革,重量減輕了25%至40%,且完全不含有害物質,顯著提升了環保性能。陶氏公司已經明確規劃了其減碳目標,計劃到2030年,每年利用300萬噸塑料廢棄物及其他替代原料生產循環或可再生產品。同時,公司還承諾到2035年確保其銷售目標中的所有包裝都能實現重復使用或回收利用。在技術創新方面,陶氏公司與寶潔公司進行了聯合研發,并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建設了世界上首個凈零排放的乙烯裂解裝置和衍生品設施。這些舉措充分展示了陶氏公司在減碳降碳方面的堅定決心和持續努力。陶氏公司的這些創新行動不僅為包裝行業的綠色轉型注入了強大動力,也為整個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的典范。在全球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共識下,陶氏公司的積極行動預計將激勵更多企業加入綠色發展的行列,共同為構建一個更加清潔、綠色的未來貢獻力量。 2024-05-20 【節能環保】
通知公告